Cosmic Watch 是一个由 MIT(麻省理工学院) 和 CERN(欧洲核子研究中心) 科学家发起的教育科技项目,专注于开发低成本、高精度的 桌面级宇宙线探测器,用于科学教育和公众科普。其产品基于 塑料闪烁体与硅光电倍增管(SiPM)技术,可检测宇宙射线中的 μ子(缪子)。
开源设计:硬件原理图与软件代码均公开(GitHub可获取)。
教育友好:适合中学、大学物理实验,成本低于传统探测器。
便携易用:USB供电,配套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。
目前,Cosmic Watch 官网仅提供 标准版探测器,但用户可根据开源方案自行定制。以下是其主要型号参数:
型号 | 探测器类型 | 灵敏度 | 数据输出 | 功耗 | 价格(约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Cosmic Watch V2.0 | 塑料闪烁体 + SiPM | ~1 μ子/分钟/cm² | USB串口 / Python API | 2.5 W | 200–300 |
探测原理:
宇宙射线μ子穿过 塑料闪烁体 产生荧光,由 SiPM 转换为电信号。
精度:时间分辨率 <1 ns,可用于符合测量(多探测器联用)。
软件支持:
Cosmic Watch GUI:实时计数率显示与数据记录。
ROOT 兼容:支持CERN官方数据分析框架。
多探测器符合测量套件:
2–4个探测器叠放,排除环境噪声(需自行组装)。
GPS模块:
关联宇宙线事件与地理位置(研究宇宙线方位相关性)。
屏蔽体:
铅板(5 mm厚)用于区分μ子与电磁背景噪声。
STEM 教育:
测量μ子通量随海拔/天气的变化。
验证狭义相对论(μ子寿命延长效应)。
公众科普:
博物馆、科技馆的互动展览。
科研入门:
小型宇宙线实验(如太阳活动影响观测)。
Cosmic Watch 是 极简主义宇宙线探测器 的代表,以 低成本、开源性和教育价值 为核心优势。
目前仅提供 标准版V2.0,但用户可基于开源设计扩展功能。
(注:μ子通量参考值:海平面约1 μ子/分钟/cm²。)
其他注意事项:
更详细的技术资料需通过提供项目详情获取,欢迎咨询。
我公司自营进出口权,直接海外采购,国外现货航空件几天就能交到您的手中。